• 笔书网>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 正文 第561章 大敌将现
        一整夜漠外的朔风都在呼啸,它们吹起了碎石,遮住了月光,游曳在天狗军连营,只留下无边的黑暗与凄凉。

        而当东边新升的朝阳刺破了晨曦浓雾之时,李梧桐离开了。

        在寒风中站了一整夜,最终却选在黎明离开。

        她此去何处没人知道......即便魏长天若是想查其实很容易。

        但正如昨夜他与李梧桐说的那样。

        我不欠你,你也不欠我。

        不需要愧疚,更不必告诉我你要去哪。

        从今往后我们便是陌路人,各走各路便是了......

        “公子,武平公主已经走了。”

        主帐之中,张三的声音有些复杂:“按你的吩咐,我未曾派人跟着。”

        “嗯。”

        表情疲惫的魏长天点了点头。

        他好像有些欲言又止,顿了顿后才轻声问道:

        “她......可曾留下过什么话么?”

        “没有。”

        张三将头埋低,有意不去看魏长天的眼神:“公主昨夜于军营外不远处站了一整晚,然后又在破晓时骑马往东边去了。”

        “自始至终公主都未曾说过一句话。”

        “......”

        “是么?”

        站起身子,魏长天轻轻吸了一口气。

        他慢慢走出帐外,清晨新鲜的空气中隐约夹杂着妖兽所特有的原始的味道。

        东方朝霞满天,如一幅巨大的彩纱铺展在无边黄沙。

        远处的怀陵城吵吵闹闹,有晨食的鼓声回荡。

        突然,魏长天仿佛在这鼓声中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

        “相公,勿念......”

        “......”

        身子微微一颤,他没有去寻这声音的来处。

        又或者说魏长天其实心中明白这一切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觉。

        浮世本来多聚散,山长水远一帆风。

        魏长天从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但此时此刻的心情却有些难以言说。

        唉,就这样罢。

        视线落在天边瑰红色的朝阳之上,如若只看颜色竟一时分辨不出眼下究竟是黎明还是黄昏。

        在原地站了片刻,然后于柔和的朝霞中迈步向前走去。

        魏长天迎着光,影子被拉得很长。

        ......

        ......

        ......

        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九。

        经过一夜的时间,昨天怀陵城中发生的所有事已经传进了各大势力耳中。

        先是秦正秋和慧安劫法场救李岐。

        紧接着又是在城外交换人质。

        由于魏长天的“不讲信用”,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但在紧要关头李怀忠却又突然出现,一剑止战。

        最后,李梧桐毒发死于当夜......

        除了最后一件事的真假尚且有待验证,其它事都有无数人亲眼目睹,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

        一下子死了两个二品高手,李岐还被救走......如此看来宁永年无疑血亏,魏长天血赚。

        不过由于秦正秋去而复返的第二次出现,却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情——

        这位准一品高手其实跟魏长天并非是一伙的。

        这件事原本知道的人极少,但现在却是人尽皆知了。

        对宁永年来说,如此倒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所面临的压力顿时小了不少。

        不过他也并非完全就不需要防备来自秦正秋的威胁。

        毕竟昨天后者说的可是“宁永年暂不能死”。

        暂不能死。

        这句话无疑意味着在某件事情解决之后,他就可以死。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

        秦正秋和慧安背后站着的又是什么人?

        此事宁永年不知道,但他却知道此人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主动找上自己。

        毕竟既然自己暂不能死,那就一定是能在解决“那件事”的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此之前,那个人则既是自己的敌人,又是自己的朋友。

        ......

        时间又过去两天。

        宁永年一方面是要等许岁穗现身,另一方面也有些忌惮城外的天狗军,所以一直按兵未动。

        而魏长天倒也乐得如此。

        不管许岁穗啥时候有下一步动作,自己此次来怀陵的目的都是为了拖延宁永年回大宁。

        既然现在后者不动,那他肯定也不会动。

        耗着呗,反正越拖对自己越有利。

        就这样,你不动我不动,怀陵的局势竟然因为秦正秋的两次现身而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过大宁那边却就不是这般平静了。

        魏贤志没有白瞎儿子的一片苦心,终于在十一月十一,前世购物节这天完成了“登基大典”的一切准备工作,将宁文均一举推上了龙椅。

        不管以后宁永年能不能夺回皇位,最起码从今天开始宁文均便是大宁法理意义上的皇帝了。

        在盈丰盛“平稳粮价”的威胁下,大宁三十六州当中有二十八州都明确表示承认宁文均即位的“合法性”,其中甚至包括虽然名义上仍归属大宁,但实际上已经分裂出去的蜀州和阳州。

        而至于没有表态的那八个州府......

        很明显,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是打定主意要站在宁永年这一边。

        并且这里面便有蜀国“东伐”路线上的下一个目标,与阳州相毗邻的仓州。

        仓州是宁永年的“铁杆州”,不仅是皇后的老家,更是那个被魏贤志一掌拍死的刑部尚书顾子胜的大本营。

        顾家虽比不得被灭之前的柳、许两家,却也是一等一的大世家,在仓州已扎根数百年。

        虽然顾子胜和在京城的族人眼下都死了,不过仓州却仍留着不少顾家之人。

        他们肯定不可能承认摆明了是魏家傀儡的宁文均,因此早已做好了抗争到底的准备,只等蜀军前来进攻。

        然而宁玉珂却根本没管仓州,而是亲率大军向北去往安州,进而包围了九南县城,将六万蜀州之战的残兵尽数围困在城中。

        从十一月初四,怀陵城和谈。

        到十一月十一,宁文均登基。

        仅仅八天时间,大宁和大奉两国便发生了诸多史无前例的大事,说一句天翻地覆毫不为过。

        尤其是大宁,好像自打“柳魏之争”之后就从未消停过。

        柳魏之争、冀州之乱、春龙之乱、奉宁国战、原州城惨案、宁玉珂称王、蜀州之战、粮市大乱、宁文均篡位......

        不到两年的功夫,不仅“柳魏许”三大家族只剩下了一家,就连皇帝特么的都换人了。

        如此情况多么厚实的家底也不够折腾的,因此大宁的国力早已是羸弱到了极点。

        就更别说险些就要亡国的大奉了。

        所以......

        天不可违,时不可失。

        要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可不光发动了奉宁国战的李岐懂,不光设计屠光大奉五十万精锐的宁永年懂......

        就像是心怀“一统天下”之志向的帝王也绝不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一样。

        7017k

        
    热门搜索:外国美女性感视频极度性感综合在线视频性感女神图片性感孕妇潦草福利片
    櫻花の島蜂巢影视BENK蜂巢影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