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书网>汉明 > 正文 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乌乎不亡?
        吴易涨红着脸反诘道:“临安伯评评理,我部孤军抗清,没有兵粮饱和银补给,在清军腹地抗战,不行此……之事,将士还不都得饿死,如何抗清?吴某也是读书人,岂能不知此事荒唐,可事急从权,与大局相比,小节不妨舍弃。”

        吴争听明白了,一个是死守礼义、不肯折节,另一个是事急从权、就地给养。

        一水一火,水火不容,闹掰了。

        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而两个都是读书人,都是崇祯朝进士,一个崇祯十年,一个崇祯十六年。

        居然就是完全不同的心性。

        吴争无法去评价二人谁对谁错。

        但就目前局势而言,二人都对也都错,其实如果让二人中和一下,或许一切都会改变。

        可问题是,谁都不愿意改变,这就是目前南明的困局。

        不是每个文人都谄媚于敌,也不是每个文人都忠义于国。

        这其中还有许多摇摆不定,见风使舵之文人。

        吴争一时间,有些懊恼起来,这个局怎么解?

        吴争心里很清楚,这个局必须解开,否则日后自己势力必将遇到这个问题。

        忠义之士必须招揽,否则如何号令天下义士反清?

        可忠义之士不是无欲无求、完美之人,他们也有弱点,也有诉求。

        象吴易这样事急从权的更不少,他们忠诚于大明,在拼死反抗清廷,可他们确实在当地为非作歹了,特别是当地百姓视之如寇,由此使得当地百姓更欢迎清军胜利。

        而那些谄媚于敌的文人,未必是真心投靠清廷的,或许只为了利益,或许仅仅是贪生怕死。

        更何况那些摇摆不定的,如果将二者全推向了清廷,那么抗清都做不到,就惶论复明了。

        可现在肯定不是纠结这事的时候,吴争定了定神,对吴易道:“依你刚才的说法,卧子先生是被松江城的清廷官员加害了?”

        吴易正容道:“我是实话实说,我也从没有责怪卧子先生弃我部于不顾,但卧子先生的心性过刚,说话、行事不留余地,避居在松江城内,恐怕会得罪不少人。”

        吴争听明白了,如果真照这个心性,刚极易折,陈子龙十有八九已经不在松江城了。

        因为以当时的情形,如果陈子龙自由身,肯定会兴奋出城,迎接明军。

        如果被拘禁,吴胜兆肯定会献出邀功,因为就算吴胜兆要隐藏陈子龙,图谋不规,他也应该知道,他率军离开,吴争派宋安驻囤,陈子龙一定会被发现或者被人告发吴胜兆拘禁陈子龙。

        陈子龙不是普通人,他是名人、名士,去向自然有人留意。

        所以,陈子龙肯定不在松江城了。

        得出这个结论,吴争对夏完淳分析了一下,直言相告道:“令师恐怕真不在松江城了,忠义伯所言在理,你放心,我派人立即回松江城让宋安打探一下,只要还在松江,定能保他平安。在松江城了,也能知道去处,我等再想法营救就是。”

        夏完淳点点头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吴争此时扫了三人一眼,突然问道:“诸位都是抗清复明同道之人,吴争想问问诸位,大明为何亡?”

        这问题问得很突兀,尽在三人的预料之外。

        吴易率先回答道:“我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比诸位年长几岁,就抛砖引玉先说几句吧。从崇祯、弘光朝再到眼下,大明已经亡了,如今长江已经失守,若不是临安伯光复杭州,恐怕钱塘江也已经失守了。如今的绍兴府、福建隆武朝,与其说是南明,不如说是残明,你我皆是明人,可有些话不吐不快。”

        “以我看来,大明的灭亡不在于党争,党争不可怕,可怕得是双方为何而争。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复社,他们不为对错而争,只为争而争。这很可怕,无论谁输谁赢,与国无利,与天下大害。诸位以为如何?”

        说到这,吴易看了夏完淳一眼道:“存古老弟,我这可不是针对你和令尊。”

        夏完淳轻哼一声,没有理会吴易。

        钱肃典见吴争有些不解,说道:“大人或许不知,存古父亲和卧子先生都是几社创始人。”

        吴争眉头微皱,其实他对明末的党争知晓不多,但却厌烦这党那派的。

        吴易说得没错,不管是怎样的正人君子,一旦陷入党争,那就会违心处事。

        不为对错而争,只为争而争。这十一个字概括了党争的巨大危害。

        吴争绝不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这样的党争出现。

        可吴争的皱眉,让钱肃典以为吴争是没有听说过几社,于是解释道:“几社,意在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其神之义也。旨在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

        吴争没有理会,而是直视夏完淳道:“存古以为,大明为何而亡?”

        夏完淳同样不清楚吴争心里在想什么,他直接道:“完淳在诸兄面前最年少,本来不应妄语。但有些话确实如梗在喉,我随父亲投军,亲眼目睹福王弘光朝的灭亡,先父留下一本幸存录,我续写了一部分,借用上面几句话,来回答大人。”

        吴争点点头道:“请。”

        “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

        吴易大呼道:“妙!一针见血、入骨三分。”

        吴争也点点头道:“确实说出了其中三昧。”

        转头看向钱肃典道:“你是怎么看的?”

        钱肃典古怪地看了吴争一眼,反问道:“不知大人突然问起此事,意欲何为?”

        吴争坦然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等皆少年,若幸运没有死在战场之上,那还有数十年的生命,这抗清复明大业一旦有成,难道诸位还想重蹈覆辙吗?该不该总结教训,惩前毖后啊?”

        吴易、夏完淳皆点头称是。

        钱肃典也认可道:“大人说得对,依我来看,大明的灭亡在于将不知兵。文人领兵的弊端在于纸上谈兵。另外,朝廷奉养皇族挤迫国帑,也是造成朝廷亏空的主因。再有,一些恬不知耻的重臣,投敌卖国,无耻之尤,也是大明灭亡的原因所在。”

        吴易、夏完淳皆点头称是。

        
    热门搜索:李梓熙摄影师福利视频两性直播性感欲奴李孝利性感性感透视装两性视两性辣文性感女教师小说
    櫻花の島蜂巢影视BENK蜂巢影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