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书网>谁说睡觉不算修行 >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帮哪一方?
        正在官兵和贼寇打得不可开交的同时,百丈外,熊家船队上,姜琅琊、姜山二人也来到了甲板上。

        “发生什么事了?”

        “是贼寇袭击么?”

        姜琅琊瞥了一眼前方,见双方人数不多,战况也不算激烈,不禁微微蹙眉。

        白日刚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闹得人人自危,深夜突兀有百十来号人在江面上大打出手,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景氏一脉在暗中作祟!

        不过……

        倘若是为了杀人灭口,至少也得征调数千人围住船队才是,就这么区区百余人又是搞什么把戏?

        粱不义凑上前,解释道:

        “大将军,咱们似乎是碰上了官兵剿匪!”

        “剿匪?”

        姜琅琊只觉得很是好笑:

        “在这青州,真正的匪不都是披着一身官皮的那些人么?”

        显然,青江王景宣及其下属官员压榨百姓,令整个青州民不聊生,这在楚国上层不算什么秘密。

        这二十几年来,北境三州可没少接纳从青州逃亡过来的流民,其中有不少人后来从了军,成了安北军的一员。

        这次他亲自挑选的五百护卫中,便有三十余人曾是青州百姓。

        “……”

        一旁,粱不义闭上了嘴。

        他可不敢在众目睽睽下非议景宣!

        人家贵为王爷,又是皇帝景宏最为信赖的一个弟弟,平日里嚣张跋扈、为非作歹,不但苛税重赋、搜刮民脂民膏,还纵容属下强抢民女送到府上肆意玩弄,致使民怨沸腾!

        可让人心寒的是,在京城朝堂上,却很少听到有人大声斥责景宣的声音。

        那群老臣天天上奏,说来说去都是劝皇帝削藩,减少拒北王姜秋水的兵权和封地,以免将来有一日北境反叛,整个楚国都将陷入战乱,百姓也将因此而哀鸿遍野!

        但他们似乎见不到,在距离京城不远的青州,在景宣的压迫之下,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至于贼寇猖獗,叛乱四起!

        其实粱不义也懂。

        对于京城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员而言,为民请命是假,保住头上的官帽子才是真!

        痛贬拒北王、上奏削藩是为了讨好皇帝,表明忠心。

        别看表面上景宏和姜秋水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可谁不知他对拒北王早有猜忌?否则又为何将人家正妻、长子软禁在京城为质?

        据粱不义所知,这二十几年来,许多官员在朝上辱骂贬低姜秋水,无一例外都被景宏痛斥责罚,可又无一例外,在事后的短短数年内,便官升一品甚至连升数品!

        若非如此,谁吃饱了撑的天天骂一个封疆数百里外的异姓王?

        别看朝中百官表面上一个个都对姜秋水大肆辱骂,可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偷偷钦佩他呢!

        至于青江王景宣……

        那是皇帝陛下的胞弟,位高权重,甚是得宠,无人敢得罪!

        连景宏本人都不曾开刀阔斧地摘其王位,降罪责罚,摆明了对他的所作所为视若无睹,其余人谁敢胡言乱语?

        头上官帽子不想要了么?

        估计在景宏眼中,整个天下都是景氏一脉的,景宣折腾区区一个青州又算得了什么?

        而在京城百官眼中,只要自己官帽子保住了,那么便可以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

        反正他们远在京城,也见不到青州百姓有多么穷困,而京城之中又是一片歌舞升平,百姓祥和,君臣和睦,俨然是国泰民安的景象!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站出来说青州民不聊生,那岂不是在骂皇帝景宏是个昏君?

        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青州匪患严重,落草为寇的人数甚至比官兵还多,京城的那一位不但没有训诫景宣,反而任由他继续作威作福,令百姓苦不堪言,贼匪日益增多。”

        “或许,这正是那一位希望见到的。”

        历经今日之事后,粱不义对青州状况有了更深的理解:

        “匪患严重,那一位便可以用百姓喂养妖物,事后再将罪名安到贼匪头上,以此来隐瞒妖物吃人一事!”

        “那样一来,不管青州多乱,他都是高高在上、人人敬仰的开国皇帝,百姓们只会埋怨青江王景宣甚至皇帝景宏,而忽略了真正的罪魁祸首!”

        “等到那一位养的妖物吃够了人,那么他便可以站出来大义灭亲,拨乱反正,并假称自己数十年来一直在闭关,所以对外界一无所知!”

        “不明真相的百姓多半会高呼圣明,对景氏一脉越发死心塌地!”

        “而为了愚弄百姓,确保皇权永固……”

        “那一位定会设法将知道他豢养妖物吞食百姓一事的所有人都灭口!”

        想到这里,粱不义内心不由生出一抹恐慌。

        他看向前方江面,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和贼寇作战的青州官兵身上,想要看个究竟,看看对方是不是另有目的,后头是不是藏了更多的援军!

        除了他以外,熊珲、姜琅琊等人也在默默观望。

        他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没有上前帮助贼寇或是官兵的任何一方。

        且不说这是青州的内事,以他们的身份不便插手,就算是要插手……

        帮哪一方?

        青州官兵?

        帮他们欺压百姓?那自己等人在江湖上的名声可就臭了!而且人家占据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根本不需要帮,帮了也不一定领情!

        至于帮贼匪……

        无论他们有什么苦衷,这群人的身份都是反贼,帮他们杀官兵,那岂不是等同于谋反?

        “你们说……”

        粱不义扫了一眼四周,疑神疑鬼道:

        “这会不会是一个诱饵?”

        “这大晚上的,哪有那么碰巧,刚好就有一伙官兵和一伙贼寇被我们撞上了?还在我们眼前打得不可开交?”

        “要我猜测,青江王说不定正率领上万军队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呢!只要我们之中有人忍不住插手此事,他便会率军杀出,以反贼之名,将我们一网打尽!”

        但这个猜测很快便被姜琅琊否定了:

        “不。”

        “以景宣的脾性,若是铁了心要将我们留在青州,大可以直接率军围住船队,又何必多此一举,搞那么一出把戏?”

        “况且,若是有大军藏在附近,一定瞒不过我们的耳目。”

        “……”

        粱不义皱了下眉,随后点了点头。

        确实,拒北王世子身边那个小丫头是花满楼的人,这在江湖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有一众花满楼杀手在周围打探情报,景宣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将大军带到附近。

        更何况,要彻底除去这支船队,至少要大几千人,而要在青州征调这么一支部队,不可能不走漏一点消息!

        想清楚这一点后,他不由松了口气,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把目光投向了前方。

        此时。

        百丈外,以徐展为首的三十余名贼寇已经和李归带领的八十余官兵们厮杀在了一起!

        他们舍弃了弓弩,换上了刀剑,在黑灯瞎火中短兵相接,喊杀声和武器碰撞声淹没了潮水汹涌的声音。

        贼寇一方不论人数还是个人实力都处于下风,但由于时常趁夜在江上捕鱼补充口粮,所以他们比官兵们更适应黑夜环境,倒也没有一触即溃。

        几个脑子灵活的贼寇甚至跃入江中,不分敌我地凿开了一艘艘木船的底部,企图以此来逼迫官兵们后撤退让。

        果然,这一举动让不少官兵们都陷入了恐慌。

        即使他们水性不差,可眼下是深夜,伸手不见五指,一旦落水,和落入一座黑牢没什么区别,一身实力发挥不出五成,难免会有几分不安!

        而且,在漆黑的水下,以寻常人的目力根本难以见到人影,那么他们人数上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我的船漏水了!”

        “我们的也是!”

        “有人在水下凿船!快,找几个人下水把他们杀了!否则我们都得溺死!”

        “好,谁去?”

        “……”

        无人应答。

        显然,所有人都认为此时下水和那几个凿船的贼寇搏命远比待在船上和同伴们并肩作战更为凶险!

        他们是自私自利的青州官兵,剿匪是为了升官发财。

        剿匪失败,大不了下次再来,反正青州有的是贼匪,怎么杀也杀不完,可万一把自己的命搭进去,那可就不值当了!

        家中那么多口人可都指望着自己这一身官皮活下去呢!

        自己要是死了,以杨县令的脾性,只怕非但不会发放抚恤,庇护死者家人,反而会掳走女眷,夺走金银,将剩余价值压榨得一干二净!

        这种情况下,谁肯为杨县令而死?

        谁敢死?

        “哼!”

        官兵将领李归见了这一幕,脸上不由浮现一抹怒意,立即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命令他们下水作战:

        “周虎,王安,潘四,张魁,你们几个赶紧下去把凿船的人杀了!”

        被点到名字的几人顿时面如土色:

        “将军,我,我刚刚肩上中了一箭,只怕下不了水!”

        “将军,我手上被砍了一刀,连剑都握不住了,也下不了水!”

        “将军,我,我腿抽筋了!”

        “……”

        李归气得发抖,看向最后一人,却见那人一言不发,噗通一声跳入了水中。

        他刚想开口表扬奖赏,但下一瞬,又发现那人胸口插着一支箭。

        原是被人暗箭射杀,一命呜呼了!

        “该死!一群废物!”

        “杨县令算是白养你们了!”

        李归怒骂不止,用脚将自己船上的几个官兵都踹了下去,并威胁道:

        “都给本将军听着!”

        “今日怯战者,事后本将军会将尔等名字一一上报,让杨县令扒了你们的一身官皮!”

        此言一出,所有官兵都吓得面容失色!

        青州眼下是个什么状况,他们还不清楚么?

        他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这一身官皮带来的!

        少了这一身官皮,他们便将沦为平民百姓,不但要受尽剥削,连带着家中女眷也会被人掳走!

        甚至,以往被他们欺压的百姓也会忍不住报复!

        至于杨县令会不会在乎少几个听话的官兵?

        呵,眼下青州百姓中,相当官兵的和想上山做贼寇的几乎是一样多!

        只要杨县令一声令下,不出半个时辰,便会有数以千计的人涌入官府,争着求着做他的忠犬!

        于是……

        受到威胁后,哪怕内心再不情愿,官兵们都只能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避免被事后清算:

        “杀!”

        “兄弟们,为杨县令剿匪!”

        “为杨县令赴汤蹈火!”

        ……

        在官兵们越发凌厉的攻势下,贼寇们压力骤升,开始出现了较大的伤亡。

        这一刻,贼首徐展心急如焚,终于按捺不住。

        他一步迈出,来到一艘船上,举刀狠狠劈下!

        轰!

        刀上陡然亮起一抹银色光辉,宛若皎月当空,照亮了周围十余丈的黑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下一瞬。

        一名官兵的头颅高高飞起。

        同时,一道血柱从那人脖子断口处朝上涌出,似是喷泉一般,染红了银色刀芒!

        “杀!”

        徐展大喝一声,又转身挥刀,将另一名官兵从腰腹一分为二!

        砰!

        死者的两截尸体一半落入了水中,一半仍在船上,鲜血汩汩,让人毛骨悚然!

        徐展并未回头看一眼,只是冷冷扫了一圈,手中长刀银辉大盛,似是在找寻下一个目标。

        这让剩下的官兵一个个都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没有人想成为对方刀下的第三个倒霉蛋。

        不过……

        徐展的嚣张只持续了短短片刻。

        因为官兵一方中,同为命星境的李归也拔出腰间佩剑,双足一跃,来到了同一艘船上。

        他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握住一口金色长剑,望向徐展的双眸之中尽显忌惮:

        “此人交给我,你们去杀其他人!”

        “记住,除了李雀儿和其父外,余者一个不留!”

        官兵们见状顿时松了口气,同时提着武器朝剩下的贼寇杀去。

        正在此时。

        有一个躺在船板上装作负伤的官兵借着徐展的刀芒瞄了一眼前方,却发现有一叶小船正偷偷往熊家船队所在的位置驶去!

        船上有两个灰袍人,正是李木匠父女二人!

        不过……

        二人驾船已经靠近了船队,却并未登船,而是借着巨船的掩护再度往前,似是要绕开船队,径自去往并州!

        见到这一幕后,那位官兵立即从船板上一跃而起,指着船队所在的方向大声喊道:

        “将军!李雀儿跑了!”

        不少官兵听到这话,浑身一颤。

        他们今夜行动,目的可不是剿匪,而是为了抓捕李雀儿!

        若是最后让此女跑了,即使屠尽了这一批贼匪,所有人包括李归在内也都得被杨县令痛斥责罚!

        “你走不了!”

        不等李归回应,贼首徐展便第一时间提着刀拦在了他的身前,似是要阻止他去追赶捉人。

        但李归却是伫立原地,一动未动,似是并不担忧李雀儿二人能够成功逃离。

        他只是瞥了一眼熊家船队,哂然一笑道:

        “徐展,忘了告诉你,本将军早已打听过了,你们身后的是并州熊家的船队!”

        “而熊家,和皇后娘娘所在的慕容氏世代交好!”

        “……”

        徐展微微一怔,暗道不妙。

        只听下一瞬,李归面朝船队,朗声开口:

        “诸位熊家的朋友,我们正在奉王爷之令剿匪,请出手帮忙,擒拿靠近你们的两个匪徒,事后必有重谢!”

        “但……”

        “也请诸位务必不要伤了二人性命!”

        ……

        尽管隔着上百丈,又夹杂着阵阵的潮水声,可船队上的几名皓月境高手仍是听清了李归的话。

        “大长老……”

        熊兴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那艘木船,冷哼一声:

        “我们可以当做没有听到,我熊家可不是他青江王的附庸!”

        “而且,看那两人打扮,分明不是贼匪!”

        由于白日之事,他到现在心中还对景氏一脉憋着一肚子火,不去帮贼匪杀了一众官兵已是顾全大局,又岂会帮着景宣剿匪?

        然而,在他身侧,熊珲却摇了摇头,并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

        “不,你去将二人捉来。”

        7017k

        
    热门搜索:两性视美女性感热舞视频美女性感跳舞视频性感美女桌面蔡依林性感照性感丝袜高跟
    櫻花の島蜂巢影视BENK蜂巢影院
    网站地图